首页 > 原创天地 > 正文

情深潭水三千尺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05-06

有一个永恒的母题绵延古今,无数名人志士不厌其烦地铺陈叙述,于是有了耳熟能详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了催人泪下的“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有了触人心房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更有了感人肺腑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些诗句早已深深烙印在心头,也镌刻在历史长河中,即使风尘仆仆千百年,我们还是能被那份友情触动。不必说迁客骚人们的笔法如何高超,而是友情本身就充满着无限魅力,方能光照古今。

这份感情不是马克思与燕妮的情深义重,而是他与恩格斯莱茵报社的情投意合;不是苏东坡对亡妻王弗十年难舍的执念,而是他与张怀民共赏月色的默契。没有任何人的世界里能够缺少一份友情:亲情是与生俱来的必然缘分,爱情是一生一次心一动的专一,而友情则是寻找与我们三观相仿,趣味相投的合契灵魂。没有人在这个世界上可以成为一座孤岛,友谊则是我们不至成为孤岛的普世环链,这每一条与他人联结起来的环链,都在不断地向对方释放着能量,也在不断地接受对方的能量,慢慢地塑造自己。

之所以伯牙子期的知音之交能名垂千古,珍贵在两人这根纽带向对方传递着的彼此的审美与想法高度的一致,它们既相互弥补互进互促,也相互交融更上一层,你懂我内心所想所思所以指尖抚琴高山流水自出。我愿把这样友情称为第一种境界,因为它羚羊挂角,无迹可寻,并且它拥有亲情和爱情都无法取代的特质。世界上最缺少的是一颗能理解我们心的人,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伯牙摔琴内心的遗憾与痛惜。第二境界的友谊便是能跨越一些东西的感情。蔺相如廉颇的友谊跨越生死,成就了一段刎颈之交;祢衡和孔融的友谊跨越年龄,成就了一段忘年之交。前者的跨越需要有足够的勇气面对死亡,后者的跨越需要足够的力量面对世俗。或许我们不能相互理解,但是我们愿意用尽力量排除万难来维系我们联结的纽带,这样的一份魄力值得敬重。而最后一种境界是把朋友当做世俗生活的陪伴者,他们的作用更多在于寂寞的派遣者、喜悦的分享者、痛苦的诉说者,不至于我们沉沦在生活的汪洋中,在当今的现实中,我们更多的结交了这种友谊。友谊的境界没有高低之分,我们都只是在各自的缘分与需求里不断地发出和接受着这一根根链条。

其实不仅友情的境界不一,友情的表现也大不相同。在古代高雅志士的眼中,君子之交应恬淡如水,不尚虚华。以无为的态度来维系友情其实也是一种有为。而当今的社会,友谊在向“甘如澧”的方向发展。闺蜜基友等词语的出现或许就很好的代表着友谊的关系追求的是亲密无间。其实这两种方式亦无高低之分,只是在快节奏的追求世俗生活陪伴者的今天,甘如澧的友谊更像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交友代表着一种选择,这种选择所建立起的联结能传递正道,亦能传递负面的能量。这种案例自然是不胜枚举的。有臾人着:唐朝李林甫口蜜腹剑,于皇帝面前奴颜婢膝,对待群臣心狠手辣,不可一世。有好利者:陆谦见利忘义帮着高衙内欺辱好友林冲的妻子,招致林冲家破人亡。亦有落井下石者:孙膑被挚友庞涓所害,施以膑刑。如此种种,都凸显友情的选择是一门永恒的学问。有些淡如水的友情看似冷漠,实则汹涌深厚;有些甘如澧的友情为古人所批,但是放在如今的社会亲近的关系也是我们的必需品。友谊之所以能成为千古话题,或许它的丰富内涵值得我们细细琢磨。

奥德维有言:“友谊是一个神圣而古老的名字。”因为友情,我们的生活充斥了更多的精彩,我们的人生更添厚度。我听过最好的对于友情的比喻是苏霍姆林斯基的:“友谊是培养人的感情的学校”,我希望能在这所需要进修一辈子的学校里且行且得。

20级广告二班  陈学锋